majorhou 发表于 2015-12-28 13:42

2006年二级真题下午第12题

12

prince2015 发表于 2017-7-12 17:01

sevensxy 发表于 2017-4-14 09:33
8.2.11这个公式利用前面有很多限制条件的。这个题没必要采用那么复杂的公式,结构力学简单明白。 ...

个人认为:
    (1)严格讲,应按《地规》8.2.11条“柱下独基”计算;(只是柱的截面宽度未知,行不通)
    (2)本题答案,按力学知识解答,类似《地规》8.2.14条“墙下条基”的简化计算。(但本题应该是“柱下独基”啊?)

majorhou 发表于 2015-12-28 13:43

12

prince2015 发表于 2017-3-24 17:01

为什么不按《地规2011》式8.2.11-1?

sevensxy 发表于 2017-4-14 09:33

prince2015 发表于 2017-3-24 17:01
为什么不按《地规2011》式8.2.11-1?

8.2.11这个公式利用前面有很多限制条件的。这个题没必要采用那么复杂的公式,结构力学简单明白。

xiaxia03111979 发表于 2017-4-14 10:10

O(∩_∩)O谢谢

prince2015 发表于 2018-8-8 11:54


本人对于本题有以下两个问题,请大家指教:
    (1)关于pj:好像不是均匀分布,不能按pj=1.35(F1k+F2k)/A。
         因为依据本题条件,基础长度方向,对A点取矩,ΣM=F1k(5.1-0.5-3.9)-F2k(5.1-0.5)=-1452.6KN·m<0,即合力矩为逆时针,则A点受压、B点受拉,因此基底pj分布不均匀。
    (2)关于Mmax的计算公式:若用(式8.2.11-1),好像解答不出正确答案。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2006年二级真题下午第12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