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证书

标题: 抗规6.2.2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jiweichen    时间: 2015-12-10 14:00
标题: 抗规6.2.2
[attach]494[/attach]
作者: tenggeli181    时间: 2016-1-9 22:53
针对该条有一问题,最后说 当反弯点不在柱子的层高范围内的时候,柱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可乘以上述柱端弯矩增大系数,是表明6.2.2-1及6.2.2-2只是针对反弯点在柱的层高范围内时应用的吗?不在层高范围内只采用最后的说明柱端弯矩乘以增大系数即可?
作者: tenggeli181    时间: 2016-1-18 21:56
tenggeli181 发表于 2016-1-9 22:53
针对该条有一问题,最后说 当反弯点不在柱子的层高范围内的时候,柱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可乘以上述柱端 ...

对于该条 咨询了张庆芳老师 当反弯点不在层高范围内的时候 应用6.2.2-1公式 有时并不能起到增大柱端弯矩的目的,故有该要求 具体解释可详见张庆芳专题聚焦15版752页
作者: yxgsnail    时间: 2016-1-21 15:18
这里面应该是压弯构件与剪弯构件的问题
作者: 13999913    时间: 2016-2-23 15:57
6.2.2条一级框架节点左右梁端均为负弯矩时,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取零如何理解?
作者: mgaof    时间: 2016-2-24 14:41
13999913 发表于 2016-2-23 15:57
6.2.2条一级框架节点左右梁端均为负弯矩时,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取零如何理解? ...

就是,框架柱两侧的梁端都是负弯矩(弯矩都在梁上方);而不是一端弯矩在上方,一端在下方。
作者: 卧薪尝胆    时间: 2016-2-24 21:02
Mbua的计算条文说明有计算公式
作者: dingding    时间: 2016-2-28 15:19
个人观点:反弯点不在层高范围内,表明柱子已经很强,但也要调整,是考虑柱的计算长度增大引起的稳定问题。
作者: 秋天的童话    时间: 2016-2-28 17:23
当反弯点不在柱高范围时,即使用这个公式增大后也不起控制作用
作者: sj2005tb    时间: 2016-2-29 08:21
tenggeli181 发表于 2016-1-9 22:53
针对该条有一问题,最后说 当反弯点不在柱子的层高范围内的时候,柱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可乘以上述柱端 ...

条文说明已经说得很清楚了,反弯点不知柱的层高范围时,说明该层框架梁相对较弱,容易满足强柱弱梁,为了避免压屈失稳,所以直接将柱端M乘以增大系数即可
作者: z6p    时间: 2016-3-18 23:26
此题明确未经调整弯矩值M=700,为何答案中只乘以1.1,位没有先乘以1.2再乘以1.1???
作者: chao1161    时间: 2016-3-19 11:27
我的理解是,供参考:1)6.2.2是不能用于框架柱底层底端的(此条用于节点处);2)6.2.3仅用于框架结构的底层,而本题是框架-剪力墙结构;3)因此仅需乘以6.2.6角柱的放大系数1.1;
作者: 心灵小路    时间: 2016-3-19 17:53
应该这么理解:题目所给的“未经调整的弯矩”是指ΣMc,并不是ΣMb。所以只需乘以角柱增大系数。
作者: z6p    时间: 2016-3-19 21:45
chao1161 发表于 2016-3-19 11:27
我的理解是,供参考:1)6.2.2是不能用于框架柱底层底端的(此条用于节点处);2)6.2.3仅用于框架结构的底 ...

是该这么理解,我在老朱的抗震规范解析的6.2.2条中“二、对规范规定的理解,第三条说明本条适用梁柱节点,不适用柱根界面”。
作者: z6p    时间: 2016-3-19 21:46
心灵小路 发表于 2016-3-19 17:53
应该这么理解:题目所给的“未经调整的弯矩”是指ΣMc,并不是ΣMb。所以只需乘以角柱增大系数。 ...

今天又看了此题,是的,可以通过给定的ΣMc,并不是ΣMb,所以也无法适用词条文的增大系数。
作者: 第一证书    时间: 2016-4-1 15:47
[attach]11029[/attach]





欢迎光临 第一证书 (http://www.dyzs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