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证书

标题: 抗规6.3.6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jiweichen    时间: 2015-12-10 14:04
标题: 抗规6.3.6
[attach]502[/attach]
作者: 牛仔爱燕子    时间: 2016-1-8 09:29
注释第三第四条怎么理解,是说计算体积配箍率的时候轴压比提高只能提高了注释3的的值(即最多提高0.1),但是,如果验算轴压比的时候可以增加注释4的值(即最多提高0.15)。这样理解对吗,求指导
作者: yuxiang-1124    时间: 2016-1-24 11:04
关于本条,可参见朱炳寅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应用与分析》P261~P262,有详细解释。
[attach]8808[/attach]

作者: dhj1004    时间: 2016-2-25 18:14
如果两项都做  就是箍筋加强 和增加芯柱 轴压比可以增加0.1+0.05   但是在算体积配箍率时候仍然按增加0.1计算
作者: 路人甲    时间: 2016-3-2 00:05
请问一下,对于框架柱和剪力墙计算轴压比时,为什么框架柱的轴力是地震作用组合的设计值,而剪力墙的轴力却用重力荷载代表值,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?
作者: liufei5102    时间: 2016-3-2 08:51
路人甲 发表于 2016-3-2 00:05
请问一下,对于框架柱和剪力墙计算轴压比时,为什么框架柱的轴力是地震作用组合的设计值,而剪力墙的轴力却 ...

在地震作用组合下1.2SGE+1.3SEHK荷载组合中,双肢剪力墙中的一肢可能出现拉力,如果按此控制轴压比就失去意义了,故规范选用重力荷载代表值(1.2SGE)做为竖向荷载控制轴压比,避免过大
作者: 路人甲    时间: 2016-3-2 22:36
liufei5102 发表于 2016-3-2 08:51
在地震作用组合下1.2SGE+1.3SEHK荷载组合中,双肢剪力墙中的一肢可能出现拉力,如果按此控制轴压比就失去 ...

你好,能不能告诉我一下,你这个结论是从哪里资料看到的呢?能不能明示,谢谢
作者: sj2005tb    时间: 2016-3-3 12:13
请问表注第4项最后一句,λv仍然按增加0.1计算,如何理解,在按11.4.17计算体积配箍率时,λv是按实际轴压比取值还是按实际轴压比+0.1取值?
作者: zl0377    时间: 2016-3-3 12:35
这么说吧,举个例子理解,一级框架结构,混凝土C30,剪跨比大于2,轴压比限值为0.65,在实际轴力作用下实际轴压比为0.79,不满足要求。考虑注3注4措施后,轴压比限值为0.65+0.15=0.8,满足要求,但此时查表6.3.9确定配箍特征值时所用到的轴压比采用0.65+0.10=0.75即可。
作者: sj2005tb    时间: 2016-3-3 15:41
zl0377 发表于 2016-3-3 12:35
这么说吧,举个例子理解,一级框架结构,混凝土C30,剪跨比大于2,轴压比限值为0.65,在实际轴力作用下实际 ...

查表6.3.9确定λv时,表中柱轴压比按限制取?这个有什么依据,出处在哪里,为什么不按照0.79查表取λv
作者: sj2005tb    时间: 2016-3-3 15:53
zl0377 发表于 2016-3-3 12:35
这么说吧,举个例子理解,一级框架结构,混凝土C30,剪跨比大于2,轴压比限值为0.65,在实际轴力作用下实际 ...

2012年一级真题11题,二级框架复合箍,根据轴力N计算得轴压比0.7,查表得λv=0.15,这个虽然没有提高的问题,但λv是依据实际计算出的轴压比查表后得出
作者: zl0377    时间: 2016-3-3 15:58
sj2005tb 发表于 2016-3-3 15:53
2012年一级真题11题,二级框架复合箍,根据轴力N计算得轴压比0.7,查表得λv=0.15,这个虽然没有提高的问 ...

不是一回事啊,你问的是注3注4的问题,详细理解看看朱总书或者张老师的书,有介绍,以前看过,具体页码不记得拉。
作者: sj2005tb    时间: 2016-3-3 16:07
zl0377 发表于 2016-3-3 15:58
不是一回事啊,你问的是注3注4的问题,详细理解看看朱总书或者张老师的书,有介绍,以前看过,具体页码不 ...

那就还是拿2012年11题为例,若果题目给定的条件符合两个小注的提高,实际计算轴压比0.7,轴压比限值不提高时为0.75,提高后为0.9,那么计算配箍率时,λv采用多少?是0.7,还是0.8,还是0.85?(我举这个例子可能不恰当,因为实际轴压比已经小于限值了,没有必要采取措施提高,但为了说明如何取值,这样来假设一下)
作者: sj2005tb    时间: 2016-3-3 16:10
zl0377 发表于 2016-3-3 15:58
不是一回事啊,你问的是注3注4的问题,详细理解看看朱总书或者张老师的书,有介绍,以前看过,具体页码不 ...

朱总的书我看了,当实际计算轴压比超过限值时,可采取措施提高轴压比限值,λv取值就像你说的那样,采用限值+0.1取用。我想知道为什么这么取值,外力计算出的轴压比明明是0.79,却要采用0.65+0.1=0.75配箍,这样不是偏少吗?
作者: zl0377    时间: 2016-3-3 16:22
这个我就没有去深究,知道怎么做就是了,每个点都弄明白原因,太伤神啊!
作者: sj2005tb    时间: 2016-3-3 16:42
我现在想确认一下计算体积配箍率λv如何取值?参考了张庆芳书中Q.3.5.30的解释和朱总的书,总结了一下分三种情况:(1)μn≤[μn],按实际μn取;(2)μn>[μn],只采用一种方式进行提高限值,提高0.05或0.1,即μn≤[μn]+0.05(0.1),按实际μn取值(张书例题这样取值);(3)μn>[μn],同时采用两种方式进行提高限值,提高0.15,即μn≤[μn]+0.15,则按[μn]+0.1取值。这样理解是否正确?
作者: hxh380165    时间: 2016-3-3 16:54
liufei5102 发表于 2016-3-2 08:51
在地震作用组合下1.2SGE+1.3SEHK荷载组合中,双肢剪力墙中的一肢可能出现拉力,如果按此控制轴压比就失去 ...

学习了,谢谢。
作者: xiaoyu    时间: 2016-3-3 17:30
应该按实际轴压比+0.1吧
作者: miss_moonshow    时间: 2016-4-1 10:24
sj2005tb 发表于 2016-3-3 16:10
朱总的书我看了,当实际计算轴压比超过限值时,可采取措施提高轴压比限值,λv取值就像你说的那样,采用 ...

确实会出现这种问题,感觉有点问题!




欢迎光临 第一证书 (http://www.dyzs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