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证书

标题: 混规附录B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达达怪兽    时间: 2015-12-10 16:32
标题: 混规附录B
[attach]838[/attach][attach]839[/attach][attach]840[/attach]

作者: Michael    时间: 2016-1-23 15:05
请问,B.0.5条中是什么意思?怎么理解?
一、计算 梁 的ηs时,D折减0.4;计算 柱 的ηs时,D折减0.6......即计算梁、柱、墙时,D的取值各不相同,从而引起ηs各不相同?

二、计算D时,梁的刚度折减0.4;柱的刚度折减0.6......即计算梁、柱、墙时,D的取值都相同,ηs也相同?

哪种说法正确呢?
作者: 路人甲    时间: 2016-1-23 15:20
第二种
作者: 第一证书    时间: 2016-1-23 15:29
答疑专员-陈双喜:

我觉得第二种吧
计算那个系数阿尔法中的梁柱刚度要折减,然后附录的公式D要折减
作者: 沉默术士    时间: 2016-1-26 10:01
Michael 发表于 2016-1-23 15:05
请问,B.0.5条中是什么意思?怎么理解?
一、计算 梁 的ηs时,D折减0.4;计算 柱 的ηs时,D折减0.6...... ...

如果按照第二条计算柱子的抗侧刚度折减系数,D是否还需考虑梁的刚度,我觉得D不用改包括梁的刚度,对抗侧刚度没有贡献。
作者: 沉默术士    时间: 2016-1-26 10:03
第一证书 发表于 2016-1-23 15:29
答疑专员-陈双喜:

我觉得第二种吧

如果按照第二条计算柱子的抗侧刚度折减系数,D是否还需考虑梁的刚度,我觉得D不应该包括梁的刚度,梁对抗侧刚度没有贡献。
作者: 沉默术士    时间: 2016-1-26 10:05
第一证书 发表于 2016-1-23 15:29
答疑专员-陈双喜:

我觉得第二种吧

而且B.0.1最后一句计算梁的ηs采用上下柱端的ηs平均值,说明梁的刚度折减系数不是通过B.0.2计算的,是通过柱子的折减系数取平均值。
作者: 牛仔爱燕子    时间: 2016-2-1 16:33
Michael 发表于 2016-1-23 15:05
请问,B.0.5条中是什么意思?怎么理解?
一、计算 梁 的ηs时,D折减0.4;计算 柱 的ηs时,D折减0.6...... ...

我觉得是第一种
作者: fzshenhao    时间: 2016-2-15 18:15
B.0.2和B.0.3条都是计算竖向构件的ηs,B.0.2条谈到是计算楼层各柱的ηs,而B.0.3条的条文说明中提到这个ηs是适用于该结构的全部竖向构件。因此我觉得应该是计算D时,梁的刚度折减0.4;柱的刚度折减0.6.....,计算D时应该考虑梁的刚度,梁的刚度对侧向刚度是有贡献的。如果没有梁的连接,那么两个悬臂柱的侧向刚度是远远小于中间有梁连接的侧向钢架的。先计算完D后,才得到竖向构件的ηs,而梁的ηs是通过上下柱和上下墙肢端ηs的平均值求得。
作者: xiaoyu    时间: 2016-2-17 22:52
请问B.0.4排架柱的二阶效应指的是挠曲效应还是P-D效应
作者: ma00zhen00    时间: 2016-2-18 12:45
`我觉得是第一种
作者: 北卡    时间: 2016-2-25 14:33
xiaoyu 发表于 2016-2-17 22:52
请问B.0.4排架柱的二阶效应指的是挠曲效应还是P-D效应

应该是同时考虑了挠曲和侧移两种二阶效应吧,对6.2.4条文说明最后一句话不理解:对排架结构柱,当采用B.0.4计算侧移二阶效应后,不在按6.2.4计算挠曲二阶效应;当未按B.0.4计算侧移二阶效应,仍按B.0.4计算挠曲二阶效应?
作者: yanghaha111    时间: 2016-2-25 16:41
我同意你的第二种
作者: still_world    时间: 2017-1-14 21:18
按张庆芳的观点,时第二种折减方法。
凉的ηs取的是上下柱的平均值
作者: TH999    时间: 2018-4-8 08:56
梁的折减用上下柱折减值的平均值,那梁的0.4折减能用在哪里
作者: buzhidao    时间: 2018-5-10 18:47
TH999 发表于 2018-4-8 08:56
梁的折减用上下柱折减值的平均值,那梁的0.4折减能用在哪里

同问!




欢迎光临 第一证书 (http://www.dyzs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