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证书
标题: 2016一级结构真题疑问解答贴,你来问,我们一起解答 [打印本页]
作者: 第一证书 时间: 2017-6-30 15:51
标题: 2016一级结构真题疑问解答贴,你来问,我们一起解答
为了和大家一起讨论,也为了集思广益,请将你的疑问跟帖,我们将予以解答,因为我们也没复习完,所以解答可能要滞后,也希望有能力的高手能来帮忙解答。
回帖请注明:第几题,具体的疑问,以便于大家的理解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7-1 15:16
2016上午4题,计算吊环,解答过程为何不考虑吊装时动力系数?
作者: qk727 时间: 2017-7-14 16:01
2016年上午24题,为什么梁线刚度不乘2,远端为刚接?
作者: 第一证书 时间: 2017-8-15 21:21
这个确实容易误会,因为刚接不代表是嵌固端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5 21:28
第22题,为啥不加hf?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5 21:29
2016年上午24题,梁线刚度应该乘2,远端为固接,应参照高钢-2015去做。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5 21:33
2016年上午第4题已经考虑动力系数,65n/mm2中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5 21:34
2016年下午26题,舒适度应采用10年一遇风压,题目条件有问题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5 21:34
木材切削,有缺口算吗?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5 21:37
2016年上午第11题,第一步判定lo和7m的大小是,为什么用悬臂长度的2倍?如何理解?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5 21:40
2016年上午钢结构第18题,按钢结构手册计算的剪力是3*178*(4.5-0.448)/9-178=62.42,答案却选d?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5 21:46
2016年下午第7题,计算桩端承载力特征值时,为什么用扩底直径?朱总地基解析书是按护壁内径考虑计算?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5 21:50
2016年第7题延伸问题,题目是人工挖孔桩,当时扩底灌注桩时,计算周长用外径的,计算面积用扩大头直径D吗?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5 21:52
2016年下午26题延伸问题,按荷载规范式8.5.3-3计算时,H大于60m时,wo是否要乘以1.1?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5 22:02
2016年上午24题,如何理解规范中横梁远端嵌固的含义?刚接与嵌固的关系是?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5 22:08
2016年上午第27题,如何理解钢结构规范11.5.4条第3款,简单的示意图,请高手指导一下?
作者: Carpenter 时间: 2017-8-16 00:07
2016年下午第31题:解答中“加密区构造配筋为4根10@100”怎么得来的?
作者: Carpenter 时间: 2017-8-16 00:11
2016年下午第20题:老朱的解答中为什么要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呢?题目问的是效应值,而不是承载力呀。
作者: Carpenter 时间: 2017-8-16 00:14
2016年上午第33题:计算平均压应力σo时,面积为何不按式5.2.5-2取Al呢?
作者: 第一证书 时间: 2017-8-16 08:09
就是不考虑,看2015版的混规条文说明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6 08:46
上午26题,全塑性受弯承载力是塑性模量X屈服强度,为什么抗规8.2.7的消能梁段全塑性受弯承载力=塑性模量X抗压强度设计值?全塑性受弯承载力和极限受弯承载力有什么区别?
作者: 第一证书 时间: 2017-8-16 08:48
能不能提供下朱总的截图,这个从原理上来说用外径是没问题的
作者: hebyloo 时间: 2017-8-16 09:07
同问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6 09:07
看条文说明,65N/mm2已经考虑了各项系数了,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6 09:08
看题干提示,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6 09:16
我理解是该节点塑性屈服了,所以用屈服强度值,
作者: xtlmsk21520 时间: 2017-8-16 09:25
消能梁段也屈服啊,《钢规》9.2.1也是乘以强度设计值
作者: xtlmsk21520 时间: 2017-8-16 09:29
因为实际窗间宽度就是370X1350
作者: xtlmsk21520 时间: 2017-8-16 09:49
题目中要求是配筋时所采用的弯矩设计值,配筋采用的是γRE乘以M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6 09:49
钢结构19题,究竟是个什么模型?想不明白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6 09:50
8月底开始复习,采用什么策略比较大概率通过?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6 09:59
2016年上午第24题,长度系数参照《高钢规》计算得0.90。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6 10:01
刚接固然不是嵌固端,铰接(有位移有转角)1.5,嵌固端(无位移无转角)2.0,而刚接(有位移无转角)却是1.0,这样合理吗?怎么刚接的效果也应该是在铰接和嵌固之间的吧。按答案来个1.0,理解不了?为啥刚接没有放大作用呢?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6 10:01
为什么不是垫块面积了?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6 10:02
上午第20题,怎么看出来刚性楼板,扭转受到约束的?从严按150 根号下(235/fy)判断行不行?
下午第30题,为什么竖向分布钢筋只计入了6根圆10的钢筋?我理解的是1900/200+1根
作者: xtlmsk21520 时间: 2017-8-16 10:03
先求整块墙上的平均应力,再求垫块作用面积的平均应力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6 10:07
就是啊,答案中为什么柱线刚度乘以2了,
作者: xtlmsk21520 时间: 2017-8-16 10:09
去问老朱要答案啊
作者: 小谷子 时间: 2017-8-16 10:17
本帖最后由 小谷子 于 2017-8-16 10:21 编辑
木结构问题,如图。
作者: 逍遥小毛驴 时间: 2017-8-16 10:23
梁柱刚接节点是可以一同转动的,嵌固则不可。不知理解对不
作者: 小谷子 时间: 2017-8-16 10:24
钢结构21题,这个是按节点板连接方式取的斜平面0.5l,题目中没有明确是节点板连接吧?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6 10:30
5.3.2条,用什么连接与计算长细比没有关系吧,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6 10:32
去工地上看一下,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6 11:30
同问,希望给予回复,谢谢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6 12:00
不乘,此时他作为基本参数进行内部计算,等到了高规外部计算的时候才乘了,
作者: su1999@126.com 时间: 2017-8-16 12:24
2016年上午22题,支撑杆件塑性受拉承载力用的是屈服强度?
作者: su1999@126.com 时间: 2017-8-16 12:28
他在微博上面写的却是塑性承载力设计值用钢材强度设计值,两者矛盾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6 12:49
抗规9.2.8及条文,支撑是可以屈曲的,题的本意就是连接比屈曲还要大1.2倍,保证支撑先屈服,故用屈服强度设计值,
作者: Carpenter 时间: 2017-8-16 13:03
能否给出对应的条文呢?我参考的是《混规》11.16条,只是在右侧项考虑γRE。
作者: Carpenter 时间: 2017-8-16 13:06
明白了。本质上就是求平均压应力。规范给出这样的公式适用于N为AL范围内的轴力。而考题往往给的是上部总的轴压力。于是机械套用公式就出错了。
作者: xtlmsk21520 时间: 2017-8-16 14:12
搞不清楚这个问题。。。
作者: 第一证书 时间: 2017-8-16 14:13
上午4:计算吊环,解答过程为何不考虑吊装时动力系数?
答:看2015版的混规9.7.6条文说明,是除以动力系数以后得到的65
上午10:不考虑支座宽度的影响对计算有什么用,如果考虑的话,应该如何考虑影响
答:剪力要用净跨计算,应该和实际尺寸略有差别
上午11:第一步判定lo和7m的大小是,为什么用悬臂长度的2倍?如何理解?
答:3.4.3注1,这个在判断跨度的范围时L0要不要×2是有争议的,所以就按照解答来吧。
上午17:钢材ABCD如何划分的,答案给的按照钢规3.3.4条应该查不到用C级吧?
答:查钢结构手册,根据温度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
上午18:按钢结构手册计算的剪力是3*178*(4.5-0.448)/9-178=62.42,答案却选d?
答:括号里-应该改成+
上午19:究竟是个什么模型?想不明白
答:这个不好描述
上午22:(1)为啥不加hf?
(2)支撑杆件塑性受拉承载力用的是屈服强度?
[attach]16359[/attach]
答:(1)看提示1
(2)
上午24:为什么梁线刚度不乘2,远端为刚接?
梁线刚度应该乘2,远端为固接,应参照高钢-2015去做。
长度系数参照《高钢规》计算得0.90。
答:刚接不代表是嵌固。
追问1:如何理解规范中横梁远端嵌固的含义?刚接与嵌固的关系是?
追问2:刚接固然不是嵌固端,铰接(有位移有转角)1.5,嵌固端(无位移无转角)2.0,而刚接(有位移无转角)却是1.0,这样合理吗?怎么刚接的效果也应该是在铰接和嵌固之间的吧。按答案来个1.0,理解不了?为啥刚接没有放大作用呢?
答:
上午26:全塑性受弯承载力是塑性模量X屈服强度,为什么抗规8.2.7的消能梁段全塑性受弯承载力=塑性模量X抗压强度设计值?全塑性受弯承载力和极限受弯承载力有什么区别?
答:
上午27:如何理解钢结构规范11.5.4条第3款,简单的示意图,请高手指导一下?
答:
上午28:连接1属于梁柱连接,连接2属于构件拼接是这样吗?
答:是
上午33:计算平均压应力σo时,面积为何不按式5.2.5-2取Al呢?
答:按全面积受压计算
下午1:木材有缺口算切削吗?
答:不算
下午2:解析里根据表3.1.8和附录A.2如何能判断A是错的?
答:
下午7:计算桩端承载力特征值时,为什么用扩底直径?朱总地基解析书是按护壁内径考虑计算?
[attach]16358[/attach]
答:
延伸问题:题目是人工挖孔桩,当时扩底灌注桩时,计算周长用外径的,计算面积用扩大头直径D吗?
答:这个和刚才的问题不一样吗?端承力就用扩底的。
下午20:老朱的解答中为什么要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呢?题目问的是效应值,而不是承载力呀。
答:如果题目要做配筋计算就要考虑,如果只是求设计值就不需要
下午26题:舒适度应采用10年一遇风压,题目条件有问题。
延伸问题:按荷载规范式8.5.3-3计算时,H大于60m时,wo是否要乘以1.1?
答:看起来你说的对,延伸问题:不乘
下午31:解答中“加密区构造配筋为4根10@100”怎么得来的?
解答中“不需要提高配箍量可满足……”这句话有什么用?
答:1.需要计算,2按构造0.8%大于1.3倍的最小配箍要求,因此可以提高20%
作者: qinbingyin001 时间: 2017-8-16 14:23
这道题应该是这样的 计算c点的左侧剪力和右侧剪力不一样大 你按钢结构手册计算的事左侧的 所以你计算出来的剪力值加上答案计算出来的剪力值正好等于178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6 14:42
2016年上午24题,求框架柱平面外的计算长度系数,根据钢规5.3.7条是不是平面外的计算长度不需要乘长度系数呢?
作者: xtlmsk21520 时间: 2017-8-16 14:47
同问,钢规5.3.7什么情况适用
作者: zxq375275053 时间: 2017-8-16 14:59
2016年上午4:计算吊环,解答过程为何不考虑吊装时动力系数?
2014年下午39,吊环考虑动力系数,我觉得这两个题的放在一起看,比较好,有高手请给解释下
作者: guoguo19840124 时间: 2017-8-16 15:05
本帖最后由 guoguo19840124 于 2017-8-16 15:08 编辑
上午27:如何理解钢结构规范11.5.4条第3款,简单的示意图,请高手指导一下?
答:垂直于梁轴线方向,可以看11.3.2图a
上午28:连接1属于梁柱连接,连接2属于构件拼接是这样吗?
答:是
上午33:计算平均压应力σo时,面积为何不按式5.2.5-2取Al呢?
答:上部墙体传来的均匀荷载,不是局部荷载。
下午20:老朱的解答中为什么要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呢?题目问的是效应值,而不是承载力呀。
答:是为了和非地震工况比较,确定配筋设计。
作者: su1999@126.com 时间: 2017-8-16 16:17
谢谢你的解释
作者: cxltt 时间: 2017-8-16 16:28
24题,算柱AB平面外计算长度系数,为何:相交于柱上端的横梁线刚度之和,不加6.4m梁的线刚度?
作者: guoguo19840124 时间: 2017-8-16 16:52
1-1剖面的平面外方向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16 19:19
我理解的是σo是上部墙传来的轴向力作用在窗间墙的面积上,有了σo,才有了N0
作者: mingoll 时间: 2017-8-17 17:27
本帖最后由 mingoll 于 2017-8-17 17:28 编辑
27题回复,请看
作者: rain19870824 时间: 2017-8-19 00:07
下午36题,题目提示不考虑多车道横向折减系数,如果没有提示呢?是否考虑横向折减系数?如果是单车道,是否考虑1.2的布载系数。
延伸:离心力、制动力、疲劳荷载的计算模型,规范中明确了多车道应考虑横向布载系数,那对于单车道呢?是否考虑1.2的放大系数??
作者: 风停 时间: 2017-8-19 19:49
5.3.9注2+5.3.8注2+5.3.2P53页交叉腹杆斜平面内的计算长度取节点至交叉点的距离。
作者: 风停 时间: 2017-8-19 21:18
1-1的平面外实际是2-2的平面内,是强支撑无侧移平面,需要乘以长度系数的。
作者: 风停 时间: 2017-8-20 00:00
题干要求最小连接焊缝长度,焊缝计算有弹性的强度计算以及极限承载力计算,抗震验算焊缝用的是极限承载力(高钢规4.2.4及条文说明)。抗规8.2.8-2虽然是针对框架的规定,但第2款第4款是可以供9.2.11-4参考的,连接用的极限承载力对应的杆件屈服承载力,取fy个人觉得没有问题。
作者: 风停 时间: 2017-8-20 08:33
再说下抗规第8章使用fy以及f的情况:8.2.5里面的Mpb1、Mpb2以及8.2.8条的Mp、Mpc所用强度应该均为fy,8.2.6、8.2.7规范很明确。
作者: 风停 时间: 2017-8-20 22:27
这种形式的
作者: 风停 时间: 2017-8-20 22:31
本帖最后由 风停 于 2017-8-20 22:38 编辑
消能梁端的全塑性受弯承载力是为了计算消能梁端的Vl-受剪承载力而给出的,受剪承载力用的就是钢材的设计值,所以消能梁端的全塑性受弯承载力只能是Wp x f
作者: yc6182136 时间: 2017-8-23 22:50
小谷子 发表于 2017-8-16 10:24
钢结构21题,这个是按节点板连接方式取的斜平面0.5l,题目中没有明确是节点板连接吧? ...
交叉支撑
作者: yc6182136 时间: 2017-8-23 22:53
下午31题,根据pv=0.8%我怎么计算下来单肢面积需要86mm啊,谁能解救我
作者: 匿名 时间: 2017-8-27 08:48
下午9题:规范是单桩竖向承载力按规范7.1.6条,应该为两个公式都满足?Ra=337.9KN,?解答只按7.1.6-1式没有按7.1.6.-2
试计算
| 欢迎光临 第一证书 (http://www.dyzs.com/) |
Powered by Discuz! X3.2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