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证书

标题: 朱炳寅解答“楼层位移比”和“层间位移角”的问题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wjl5400    时间: 2016-3-9 14:37
标题: 朱炳寅解答“楼层位移比”和“层间位移角”的问题
关于“楼层位移比”和“层间位移角”问题


常有人问起“楼层位移比”和“层间位移角”的相关问题,此处一并答复:
1、“楼层位移比”
1)定义——“楼层位移比”指: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(或层间位移)
与楼层两端弹性水平位移(或层间位移)平均值的比值;
2)目的——限制结构的扭转;
3)计算要求——考虑偶然偏心(注意:不考虑双向地震)。
2、“层间位移角”
1)定义——按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;
2)目的——控制结构的侧向刚度;
3)计算要求——不考虑偶然偏心,不考虑双向地震。
3、综合说明:
1)现行规范通过两个途径实现对结构扭转和侧向刚度的控制,即通过对“扭转位移比”的控制,
达到限制结构扭转的目的;通过对“层间位移角”的控制,达到限制结构最小侧向刚度的目的。
2)对“层间位移角”的限制是宏观的。“层间位移角”计算时只需考虑结构自身的扭转藕联,无需考虑偶然偏心及双向地震。
3)双向地震作用计算,本质是对抗侧力构件承载力的一种放大,属于承载能力计算范畴,
不涉及对结构扭转控制的判别和对结构抗侧刚度大小的判断。
4)常有单位要求按双向地震作用计算控制“扭转位移比”和“层间位移角”,这是没有依据的。
但对特别重要或特别复杂的结构,作为一种高于规范标准的性能设计要求也有它一定的合理性。
4、相关索引
1)江苏省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细则第5.1.3条规定:先计算在刚性楼板、偶然偏心情况下的扭转位移比,当扭转位移比大于等于1.2时,分别按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计算,再取最不利的扭转位移比进行扭转不规则判别。(博主提示:请注意,这是很严格的要求)。
2)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(徐培福主编)第195页,图7.1.7,先按不考虑偶然偏心计算扭转位移比,根据计算结果分两种情况分别计算,一是,当扭转位移比小于1.2时,按偶然偏心计算;二是,当扭转位移比大于等于1.2时,按双向地震计算。再根据两次计算结果取不利情况对结构的扭转不规则进行判别。(博主提示:请注意,这里对采用双向地震的判别是比1)放松许多,注意,这里的规定都是对复杂高层建筑而言的,对一般工程,原则上不需要进行这样严格的判别)。



作者: 风清扬    时间: 2016-3-9 21:17
新版的satwe能够同时选择“偶然偏心”和“双向地震”,程序可以分别计算,自动取不利结果,计算结果不叠加。
作者: tyu30422    时间: 2016-3-10 09:14
在层间位移角很小的情况下,层间位移比可以比规范规定值(1.4)(1.5)稍微放宽一点
作者: lanwei8300    时间: 2016-3-20 19:30
层间位移角较小是层间位移比可以放宽到1.6,高规第3章有规定,2014年真题有考。
作者: dream    时间: 2016-3-21 16:40
群主,关于位移比没有异议,但“层间位移角”我们通常都会考虑双向地震,不知道你不考虑有没有确切的依据或出处?
作者: woshiluoxi    时间: 2016-7-20 11:55
dream 发表于 2016-3-21 16:40
群主,关于位移比没有异议,但“层间位移角”我们通常都会考虑双向地震,不知道你不考虑有没有确切的依据或 ...

老朱的抗规书上说的是要考虑双向地震作用
作者: 直行直过    时间: 2016-8-31 14:59
厉害
作者: nine11_wtg    时间: 2016-9-3 15:50
位移比是结构的实际扭转效应,周期比是结构抵抗扭转的能力
作者: kimxie0117    时间: 2016-9-8 10:42
今年二级抗震考到了相关问题,出了好几道题目,一脸懵
作者: 少有人走的路    时间: 2016-9-9 15:29
本帖最后由 少有人走的路 于 2016-9-9 15:31 编辑

今年二级抗震考到了相关问题,出了好几道题目

上午下午都考了,后悔没有好好看
老猪这个内容我也看了,但是位移比知识有点影像,当时翻遍了张庆芳的混凝土题目,也没找到计算位移比的。
看来很多时候光是知道还不行,还得会计算


作者: 2017加油    时间: 2017-1-6 11:54
谢谢楼主
作者: liqinglong    时间: 2017-1-6 15:57
层间位移较小时,位移比适当可以放大,这两个是协同判断的




欢迎光临 第一证书 (http://www.dyzs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2